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行业动态 >浏览文章

建筑安全事故频发?智慧安全管控让工程建设管理“耳聪目明”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7日信息来源:新萄京3522vip原创阅读次数:

◆ 2019年1月23日,湖南岳阳华容县某在建工程项目塔式起重机在进行拆卸作业时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80余万元。发生原因是:塔式起重机安拆人员严重违规作业,引起横梁销轴从西北侧端踏步圆弧槽内滑脱,造成塔式起重机上部荷载由顶升横梁一端承重而失稳,导致塔式起重机上部结构墩落,引发坍塌事故。

◆ 2019年4月25日,河北衡水某项目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轿厢(吊笼)坠落重大事故,造成11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发生原因是:事故施工升降机第16、17节标准节连接位置西侧的两条螺栓未安装、加节与附着后未按规定进行自检、未进行验收即违规使用造成事故。

◆ 2019年5月16日,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某厂房发生局部坍塌,造成12人死亡,10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430万元。发生原因是:厂房1层承重砖墙(柱)本身承载力不足,施工过程中未采取维持墙体稳定措施,南侧承重墙在改造施工过程中承载力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施工时承重砖墙(柱)瞬间失稳后部分厂房结构连锁坍塌,生活区设在施工区内,导致群死群伤。

◆ 2020年3月7日,福建泉州鲤城区某酒店所在建筑物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94万元。发生原因是:事故单位将酒店建筑物由原四层违法增加夹层改建成七层,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并处于坍塌临界状态,加之事发前对底层支承钢柱违规加固焊接作业引发钢柱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整体坍塌。

……


近几年,尽管国家持续加大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企业也随之完善各项安全管控措施,但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何加快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

传统工地信息技术和数据应用匮乏,面临着安全管理混乱、事故隐患多、闭环管控能力差、数据“藩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脱钩等诸多痛点。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推进工程建设智慧安全管控已成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对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现阶段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痛难点,新萄京3522vip基于“平台+内容+终端+服务”创新模式,打造了建筑企业智慧安全管控平台解决方案,为工程建设管理装上“智慧安全大脑”。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让工地长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音、嗅得到隐患,实时精确把控施工现场脉络,为建筑施工现场带来十足的“安全感”!

建筑安全事故频发?智慧安全管控让工程建设管理“耳聪目明”


↓↓↓


01 实现目标

(1)打通建筑企业从集团、子企业、二级生产经营单位到工程项目四大管理层级,构建“安全业务综合监督+现场风险智能管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现全安全业务远程监督;

(2)强化安全监管的事前控制,利用智能硬件增强预警和闭环管控能力,有效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

(3)重点解决项目现场风险隐患过程管控难、设备设施监管难、环境监测难、数据传输复杂、数据有效利用率低等管理难题,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效率与质量。


02 解决方案

本方案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控为核心,以全安全管理要素为基础,聚合了智能门禁、大型设备安全监测、智能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人员定位等核心业务数据,构建安全风险智能预测预警模型、自动报警督办模型,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识别等技术,对人员行为、设备状态、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感知、预测预警,降低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

建筑安全事故频发?智慧安全管控让工程建设管理“耳聪目明”



03 方案优势

(1)智能督办,远程实时精准监督

构建了以安全业务数据驱动的智能报警督办模型,实现各管理层级实时精细化、智能化监督管理;

(2)聚焦现场,安全业务高效协同

聚焦工程项目现场,打通业主、施工、监理单位安全管理业务链,显著提升现场各参建单位安全管理效率;

(3)智慧感知,各类风险超前预警

集成项目现场各类传感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等,实现人机环管风险智能感知,风险超前预警。


04 应用对象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全要素管控

建设集团、子企业、项目三级管控


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施工现场随时随地可能存在着隐藏的危险。安全生产是建筑业不可触碰的底线,上至企业下至项目一线都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施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弘扬安全学问,时刻拉紧安全生产发展红线。

通过应用建筑企业智慧安全管控平台解决方案,可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成效,实现规范施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前化解风险,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